产品动态

蓝牙已成过去 WiFi音响或将主宰未来

2017-05-25 14:46:53    330
导读:蓝牙音箱和WiFi音响,一直是令音乐爱好者纠结的两个选项。蓝牙音箱经过多年的发展,已成为市场上的主流产品;WiFi音响则是“智能时代”的新兴产物,大家对它的认知还处在初级阶段,所以常常会有“都是无线而已,WiFi音响怎么普遍比蓝牙音箱贵那么多?”的疑问。

蓝牙音箱和WiFi音响,一直是令音乐爱好者纠结的两个选项。蓝牙音箱经过多年的发展,已成为市场上的主流产品;WiFi音响则是“智能时代”的新兴产物,大家对它的认知还处在初级阶段,所以常常会有“都是无线而已,WiFi音响怎么普遍比蓝牙音箱贵那么多?”的疑问。

而事实上,蓝牙音箱与WiFi音响虽同为无线,可是由于本质技术上的不同,它们之间的差异其实很大:蓝牙音箱的音效受损、传输距离受限、无延展性等弊端,在WiFi音响上都被一一攻克。所以在音频行业里,有这么一句话:蓝牙只是过渡,WiFi才是未来。

基础工作原理不同:

蓝牙音箱的工作原理,是通过内置蓝牙芯片与手机、电脑等设备连接后,将手机或电脑上的音频推送到音箱中播放,中间要经历编码和解码的过程。播放音乐的过程中,需要手机和音箱协同工作,手机是内容库,不断向音箱推送内容,音箱仅仅进行解码和播放的工作。这带来了以下几个问题:

1、音箱不能脱离终端设备,如手机、iPad等独立工作;

2、音箱占用了手机的音频通道,接打电话时音乐会停止播放;

3、一般情况下,一台手机同时只能向一台音箱进行推送,就是单点对单点的传输,并不能一对多或多对一传输。

另一方面,蓝牙的带宽一般都在3Mbps(蓝牙4.0)以下,传输速度慢,也无法传输文件较大的无损音乐,再加上上述的编解码过程,造成了蓝牙音箱的音质一直为人诟病的局面。

在传输距离方面,蓝牙一般有Class 1和Class 2两种制式,蓝牙音箱大都采用Class 2,其传输距离大约在 8~30米之间,而在家庭环境中,家具、墙面、其他家电如电视、微波炉等对蓝牙信号的阻碍和干扰,所以其实际传输距离一般在10米左右。

WiFi音响

相比之下,WiFi音响的工作原理则少了很多局限性。WiFi音响一般内置WiFi模组,通过路由器将音响接入到局域网中,把手机、平板等设备和音响连接后,手机会将声音文件的后台地址传输到音响中,音响中内置的处理器,会自行从云端进行下载和播放。终端设备对于音响来说,只是一个遥控器,负责“发号施令”,然后由音响独立工作,所以理论上来说,WiFi音响的内容源是无限的。

在传输上,WiFi的带宽一般都在150Mbps以上,传输更快,稳定性更强,受到的外部环境干扰也更小。另外,高带宽和更快的传输速度也使得WiFi音响可以实现一对多、多对一,甚至是多对多的操控体验,这也大大延展了音响的使用场景。

目前,在WiFi传输中,最常见的解决方案就是DLNA和AirPlay,这两种方案的本质都是利用WiFi对同一网络中的设备进行连接,音频厂商只需在音响中加入这两种解决方案,用户就可以无门槛使用,极其便捷。

使用场景延展性差异

说起蓝牙音箱的使用场景,我们想到的最多的就是桌面音箱,作为上网听音乐、看电影或游戏时的外放设备,而用手机播放时,手机则要尽可能地离音响较近,才能获得更好的体验。蓝牙不可避免的局限性,使得它无法完成更多的使用场景延伸,而WiFi音响则大不一样,具体表现在:

1、移动性。上面已经提到,WiFi音响的稳定性和传输距离优势,使得其可以在家中的任何角落播放,真正实现置身于音乐海洋的完美体验。

2、共享性。得益于WiFi音响多对多的传输特性,家人或朋友可以互相分享自己喜欢的音乐,比如,你可以随手将自己手机或设备里的歌,用AirPlay推送到音响上,进行播放,你的太太同样也可以用她的手机推送她喜欢的歌给你听。

3、音乐源的丰富性。WiFi音响的音乐源除了手机或设备里已经下载的,更多的是来自于云端,所以市面上的WiFi音响都有自己的APP应用,在这个APP里,会集成很多音乐源,如主流的音乐服务和电台。你可以直接打开APP,搜索或选择自己喜欢的音乐或电台,进行播放并收藏。

4、音乐空间的扩展及灵活性。因为WiFi音响都自带WiFi模块,所以每一台音响不仅是信号接收设备,同时也是信号发射设备,在同一WiFi环境中,多台音响可互相连接并进行数据传输,所以WiFi 音响可支持建组或拆组功能。建组后,家中的多台音响可同时播放同一首歌,这无疑是大大扩展了音乐的“空间”;拆组后,不同音响又可以播放不同的歌曲,满足不同空间的音乐需求。

总结:

在传统音响向无线化转变的进程中,蓝牙技术因其易普及和可复制等特性,成为音频设备行业的宠儿。不过从长远来看,WiFi技术的优势、用户对音乐的需求,以及“智能家居”由概念走向现实的发展势头,都将推动音频设备行业的重大变革。